欢迎访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友网!

学院门户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校友会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史风物  校友服务  回馈母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史风物 > 情系国防 > 正文

守望▪解构▪超越——山水画家惠晓钟访谈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2日 10:49   文章来源:校友会   浏览次数:

艺术家简介:

空格惠晓钟,陕西国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书法院院士,西安市书画艺术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级研修班研究生。书画作品多次在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获奖或入展。30多家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曾做专题报道。2014中国邮政发行“惠晓钟书画作品”系列纪念邮票、明信片及电信电话卡一套;书画作品被多家政府机构及个人收藏。

黄山云海尽朝辉

宣纸彩墨/367cm×144cm/2013年

守望▪解构▪超越

山水画家惠晓钟访谈

采访者:丁易名(以下简称丁)

采访对象:惠晓钟(以下简称惠)

空格第一次见到惠晓钟的山水画作品是在北京某机构的贵宾接待室里,当时我深深地被那气势磅礴、旷远深邃的意境所吸引,更折服于他娴熟洗练的笔墨技巧。墨彩结合画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清秀的画面题字也凸显他深厚的书法功力。

飞瀑鸣泉松林润

宣纸彩墨/180cm×97cm/2014年

空格几经周折,我在陕西国防学院见到了他,他是这所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教授。我随他来到了他位于终南山下的工作室。工作室整个一面墙被一个巨大的画毯所覆盖,他告诉我,他的山水画创作都在这面墙上进行,主要是为了远看画面效果。

苍山如海

宣纸彩墨/138cm×68cm/2013年

空格:惠老师,您好。非常有幸采访到您。您能否谈谈是如何学习山水画的。

:年轻时候曾听过白雪石、郭宗怡等老师讲授的国画技法。绘画技法方面肯定是要向古人去学的。中国山水画发端于战国之前,滋育于东晋,确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王维、关仝、李成、范宽等大家辈出,把山水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其中有以王维为代表的笔法简约,渲染见长之画法。也有以李成为代表的“惜墨如金”画法。宋米芾及其儿子米友仁充分发挥水墨材料的特长,用泼墨、破墨、积墨以及水墨横点的排比,表现出江南雨景中云山烟树、迷蒙变化的境界,世称“米氏云山”。总之在笔墨技巧方面我们的古人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系统。

雨霁云开千峰秀

宣纸彩墨/97cm×170cm/2014年

空格当今中国山水画家所走的道路无非是两种:师法古人,或师法自然,或两者兼而有之。大概每个画家的起步都是从师法古人开始的。在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我从一本泛黄的《芥子园画谱》开始,长期浸淫在郭溪、范宽、李成等古代大师的经典范本中。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溪的《早春图》等巨幅山水画卷用过很多功夫。在游历了西岳华山、黄山、张家界、长江三峡等名山大川之后,通过师法自然,对南北山系特征有了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同时在创作实践中也逐渐摸索提炼出了自己的一些视觉表达语言。

清流致远

宣纸彩墨/68cm×62cm/2014年

空格:我注意到,您笔下的山石树木总是有强烈的体积感和光照感。看来您对西方的绘画也有研究。

空格:这个也不是刻意而为之,我在学校长期讲授素描、色彩和艺术设计,以前也曾经画了几年油画,其中几幅油画作品还参加了陕西美协的油画专题展览。后来转向国画,就自然地把西画中的光影造型和色彩理念带到了国画创作里。我现在除了国画和书法,还承担着三维动画课程,所以对三维立体造型和光影的研究更趋于理性和系统化。我想这也影响着我的山水画创作。

王维诗/竹里馆

行草/ 53cm×50cm/2013年

空格:您用各种笔触和墨块表现出来的山体总是棱角分明的,有岿然不动的感觉,您笔下的云气是流动的,有变幻莫测的感觉。您怎么理解这两种物象的融合?

空格:山体表现了刚性的、雄性的力量,而水和云气表现的是阴柔和委婉。我认为山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山石为骨,树木为肉,水为血脉,云气则是大山飘动的霓裳。山与水像一对恋人,一刚一柔,一静一动,相对而相生,相离又相依。云聚了又散,山不转水转,就像人生,所以山水画是人生的一个映射。进一步说,山体的形成多由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而形成,观察每种山体,都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感觉。这可以让人联想到生命、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运动。

:我看您许多作品都有云,是您对云气有特殊偏好吗?

:研究任何一种艺术,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产生经典作品。《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世间万象皆由阴阳而生。地为阴,天为阳。对山水而言,山体为阴,而云气为阳。因为山代表大地,而云气代表天象。没有云气的山体是死的,没有生命的。其实表现山水的形状本身是低层次的,我的理想是透过有形的山水草木表现无形的东西。人们常说“大象无形”,什么叫“大象无形”。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说了二十个字:“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就是说:“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就是说,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我想这就是许多画家追求的宇宙精神吧。

壁立千仞

宣纸彩墨/97cm×180cm/2013年

空格:我留意到您的书法狂草作品在行业内评价也极高,记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主任、中国书协理事薛养贤教授看到您的作品时说:“想不到户县还有这么大胆的人!”是不是因为您在作画方面的功底使得您的书法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空格:(呵呵)薛老师几年前说过这句话,其实我当时理解薛老师的话是有弦外之意的。胆大固然好,但还有句俗语:光屁股撵狼——凭胆大呢。薛老师的意思是说光有胆量是不够的,书法技能更为重要。就比如一个人胆子很大,但如果不遵纪守法,最容易犯罪。书法技能如同宪法,先学法守法,继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我很赞同张旭光先生将书法归结为“味、道”二字。这两个字应该是“道”在前,就是说先向古人学习书法技能,再求“味”即创作者个人情绪的表达。所以这几年来我对二王和孙过庭、张旭、怀素及黄庭坚等大家的草书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古人说“书画同源”,一点不假,我的书法和山水画确实在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画画提高了我的画面布控能力,对书法的结字、各种矛盾对比关系等也大有帮助。而书法的运笔技能增加了山水画中的线质表现力,草书线条金石味正好可以用来表现刚性的岩石和苍劲的古树,用这种线表现山体的结构能反映出厚重和体量感。

暖冬

宣纸彩墨/138cm×68cm/2014年

空格:中国目前的山水画家流派纷呈,有的固守传统,有的在画新文人画,还有的在学习西画。请问老师您是怎么看待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只能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首先,我认为如何画画是每个艺术家的偏好,要知道艺术是多元化发展的。第二,中国的山水画传统确实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学习传统是必由之路。但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愿靠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过日子。创新是一个永远崭新的话题。创新往往意味着解构与重构,甚至意味着颠覆与反叛。杜尚对西方古典绘画的成功颠覆可算是一个奇迹。我们在为古典山水画成就惊叹之时,也总希望通过某种途径突破和超越矗立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座艺术高峰。虽然我们大部分的努力只是堂吉诃德式的狂妄与荒唐。第三,是如何看待古代经典的问题,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相对于非经典”包含了更多的亮点,而不是因为它们是“终极的完美作品”。从另一方面说,今天的画家和古代画家相比,从知识结构、认知视野、工具材料、受教育方式、信息交流等各个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完全可能出现新的大师,新的经典。其实从大的方面说,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从绝对的具象到绝对的抽象再到绝对的具象,乃至杜尚的小便器实物作为艺术品展出,从艺术到反艺术和艺术的消解,艺术家们已经把各种可能性都尝试过了。这是一个封闭的环,不管是哪个艺术家,不管怎么努力,都只能是这个环上的一个点。就中国山水画创作而言,保持一种开放的思想状态,多元融合,兼收并蓄,从一个比较高的视野角度,做一些个性化视觉语言的锤炼,或者探索不同材质、不同意境、不同观念的表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杜甫诗/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草书/79cm×180cm/2013年

关闭

版权所有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友网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8号  电话:029-81480023    QQ:511086858   E-mail:xyh#gfxy.com

             备案号:陕ICP备06002608号  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138号